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协会新闻 行业新闻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双创环境】珠海新材料产业打造千亿新布局

在当下风起云涌的5G浪潮中,漆包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鲜为人知的是,备受好评的华为5G“黑科技”产品背后,漆包线上就有着“珠海造”的烙印。

  在珠海金湾,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下称“蓉胜”)就建有一个全亚洲最大的超微细及特种漆包线生产基地,在继电器用漆包线市场上独占鳌头。

  截至2018年,包括珠海蓉胜这类复合材料企业在内的,珠海新材料产业在发展迅速,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在300亿元左右,新材料企业数量500家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家。

  工业制造,材料先行。珠海新材料“隐形冠军”们扎堆涌现,正在呈现集群发展的强劲势头,改变着珠海的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一批标志性前沿新材料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在这里加快落地,不仅正在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竞争制高点,更为“广东智造”转型升级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异军突起  




“隐形冠军”扎堆拥抱产业新浪潮

  从航空航天领域、高铁、船舶到民用领域的汽车、冰箱、洗衣机,由于有高分子材料作为支撑,这些产品得以从图纸变成现实,并且具备更稳定的性能和更全面的功能。这些目之所及的现代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一个重要新材料——漆包线。

  漆包线是什么?实际上,该产品的雏形最早追溯到1831年。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中,人类第一次将漆包线用于制造电磁感应线圈,它由导体和绝缘体两部分组成,是继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漆包线的应用序幕就此拉开。

  这一有着超过150年历史的“旧材料”,却被行业誉为极具增长潜力的“新材料”。近年来,随着下游电机、变压器、家电等行业的产业升级,推动其朝着微细化、复合涂层化、耐加工的方向发展。

  即使长期在珠海居住,也很少人知道,在金湾区三灶镇,蓉胜的麾下,就建有一个全亚洲最大的超微细及特种漆包线生产基地。从创立至今,蓉胜深耕细作漆包线已有30余年,在继电器用漆包线市场上独占鳌头。

  “我们生产的微细漆包线最细已达到人体头发的1/9,如果不仔细分辨,肉眼几乎看不到。”蓉胜总经理许理存说,“作为国内专业生产微细漆包线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在微细线材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自主开发的‘微细高性能漆包铜圆线’还打破了欧美及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状态。而在通信领域市场,蓉胜产的继电器的漆包线还是华为的唯一供应商。”

  在日前由广东省制造业协会、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2019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中,蓉胜榜上有名,位列第306位,成为产业配套服务领域中的“隐形冠军”。

  “其实在珠海,一批像蓉胜一样具备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正在快速成长,能够持续满足制造业升级对材料性能提出的新要求,这代表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许理存表示。

  这一乐观的判断基于市场的敏锐嗅觉,也是对珠海新材料行业的深刻洞察。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颁奖仪式上,珠海纳金科技创始人雷震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0名“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奖者之一。

  “纳金科技以纳米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纳米银柔性透明导电材料及应用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核心新材料,让中国制造用上中国造的新材料。”雷震说。

  由于在电子制造和新材料行业耕耘多年,雷震对当前我国制造升级和国产核心新材料的技术缺口有着切身的体会,带着这种有些“伤感”的出新,纳金科技创办4年就申请和持有了48项专利。

  “从纳米银的核心材料到导电浆料、薄膜、印刷电子的工艺,到自动化设备,再到下游应用产品,贯穿了整个链条,纳金科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打破国外对电子触摸屏核心材料和工艺技术的垄断,解决了从材料到工艺、到应用的问题。”雷震说。

创新布局  




集聚高端发展要素 激发产业新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包括复合材料在内的新材料产业在珠海发展迅速,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在300亿元左右,新材料企业数量500家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家。

  珠海新材料“隐形冠军”们扎堆涌现,正在呈现集群发展的强劲势头,改变着珠海的产业格局。

  4年前,在美国宇航局(NASA)工作了15年后的应用数学博士骆薇薇回国创办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英诺赛科”)。

  业内对这个芯片研发企业给予了厚望。

  “英诺赛科自主研发的SGOS(锗硅晶体在蓝宝石衬底上的外延生长技术)属于全球首创。基于这项技术生产出的半导体材料性能优良,可以用于制作各类芯片,芯片运行速度会比现在的主流产品快2至5倍。一旦量产成功,不仅可改变当前晶圆技术依赖国外的局面,还有望提升我国半导体材料产业的技术竞争力。”珠海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11月,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功建设完成我国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

  “目前,我们打破了国外知名半导体公司在氮化镓功率芯片设计和生产制造领域对中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垄断。”英诺赛科创始人骆薇薇说,“8英寸硅基氮化镓功率芯片量产线”的通线投产,意味着制约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瓶颈得到了突破,势必在庞大的半导体上下游产业中实现对进口技术和产品的替代。

  行业领头羊对标国际、加速前行,更激荡起本土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力量。

  “珠海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包括新材料,而其他六大产业发展也都涉及到新材料的导入、使用以及研发。六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珠海市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助力珠海产业的升级跃迁。”雷震说。

  企业较早地布局新材料,政府连续不断地推进转型升级,正在使新材料领域的“星星之火”,在珠海已渐成“燎原之势”。

  “新材料技术作为工业科技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石,引领了每个时代的技术变革,我们也非常有意愿发展包括复合材料在内的新材料产业。”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该区为例,借助中国航展的平台优势,金湾区成立了新材料研究院,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和传统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和产业格局。

产业未来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发展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从全省的层面看,目前,广东省正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新材料产业作为广东先进制造业6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引领全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完成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是珠海紧紧抓住国内外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抢占产业技术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不过,珠海要想在新材料领域突围而出,站上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舞台中心,还有很多短板亟待补足。”雷震观察认为,目前珠海新材料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核心技术与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低端品种产能相对过剩,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产品性能稳定性亟待提高,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创新链条不完善,标准、计量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与此同时,尽管珠海先进结构材料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整体规模较小,影响力也仍有待提高。

  新材料,这一有望爆发强劲潜能的新经济,珠海能抢占先机吗?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掀起的科技创新热潮中,珠海如何推动新材料产业走进发展的“无人区”?

  今年11月,《珠海市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发实施,从“支持工业厂房扩容提质”“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着手,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培育力度。

  其中,在支持工业厂房扩容提质政策中,就明确对符合相关要求,并落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可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在这一产业升级进程中,珠海正在加速发力。去年以来,珠海陆续出台政策规划,全力打造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正狠抓产业培育,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做好补链稳链强链控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将针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为新材料产业在珠海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