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协会新闻 行业新闻 会员动态 政策法规

广州布局构建高端创新平台体系 全球创新指数(GII)连续四年跃升

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是全球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指标、全球经济创新创造的风向标,也是各国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



据观察,广州在全球创新指数(GII)的排名实现了连续4年大幅上升,2019年以前,广州单独参与排名,2017年位列第63位、2018年位列第32位,2019年跃升至第21位。

2020年,广州首次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全球第2,高于硅谷集群,与排名首位的“东京-横滨集群”差距进一步缩小。

此外,《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广州全球排名从2018年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根据《机遇之城2020》报告,广州排名第3位,比去年上升1位,其中“智力资本和创新”的排名从去年第4上升至与北京并列第1。这些在国际、国内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指标,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广州已成为巩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极。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布局构建高端创新平台体系


近年,广州在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三大创新平台体系——实验室体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孵化育成体系为抓手,构建了由3145个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构成的高端创新平台体系,为广州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赋能老城市新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建设依托单位看

广州高端创新平台体系中,获得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授牌的国家级平台429个(含部级约165个)。其中,建设依托单位为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平台分别有182个(占比42.42%)、135个(占比31.47%)、104个(占比24.24%),呈现出广州以产学研等创新主体为依托的多元发展态势



图1  国家级平台(含部级)建设依托单位占比图


从功能层次上看

高端创新平台中的基础研究平台531个(占比16.88%),技术研发平台1861个(占比约59.17%),创新孵化平台176个(占比5.60%),公共服务等其他平台577个(占比18.35%),功能定位清晰、创新功能完备,基本覆盖整个创新链条


图2  高端创新平台功能层次占比图


从领域布局上看

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高端创新平台数量最多,居前3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海洋科技等六大领域的创新平台1566个,占比达49.79%,有力支撑广州重点产业领域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平台有326个,占比达到10.37%,细分领域覆盖到水稻、果树、蔬菜、作物等超过12个方向,对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3  高端创新平台领域布局情况图


从发展成效上看

据初步统计,广州30个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科研成果的高端创新平台,聚集了钟南山、唐本忠、李立浧院士等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超过270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级奖项51项。


这些创新平台对广州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推动了广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探索形成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

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广州积极深化交流合作,探索并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 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以构建三大创新平台体系——实验室体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孵化育成体系为抓手,紧扣科学发现核心源头,狠抓技术发明关键环节,围绕产业发展重要目标,同时积极优化平台发展生态环境,加强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全面铺开广州高端创新平台的建设



图4 创新平台体系

(一)狠抓平台规划,布局“一区三城”,打造科研机构总部基地,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关规划,广州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做好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引导创新资源聚集,努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提前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

多年来,在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广州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积极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共同谋划,由点到线到面、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在“一区三城”规划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为与中科院共同建设南沙科学城和明珠科学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深入布局打造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

在此前谋划布局的基础上,2019年广州进一步与中科院深入研究筹划,共建南沙科学城和明珠科学园,5月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聚焦海洋、空天、能源等领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创新高地,建设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及其核心区明珠科学园(规划面积4641亩),推动中科院的研究机构和创新资源集聚发展,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南沙科学城已被省发改委列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承载区之一。明珠科学园市政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已经完工,基本具备对外展示接待功能。明珠科学园南部组团已部分开工,中部及北部组团正在开展投资模式研究工作,计划9月确定投资模式。冷泉、风洞、识海工程项目已落实建设用地和前期建设经费,并于8月28日集中开工建设。


(二)聚焦科学发现,完善实验室体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广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建设多领域、多层次的实验室体系,并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支撑,推动学科发展前沿的原始创新,为后续的技术研发提供新方法、新路径,力争实现广州原始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是以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

先后启动生物岛实验室、广州海洋实验室、琶洲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4个省实验室建设,迅速吸引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取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成为新时期广州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


第一创新体制机制。组建实验室市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理事会(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顶层架构,邀请徐涛院士、张偲院士、徐宗本院士、李家洋院士等国内顶级科学家担任实验室负责人。出台《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创新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等突破性管理制度。实现广州科研经费首次跨境拨付香港。


第二加强引才引智。生物岛实验室已组建徐涛、陈晔光等院士团队,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密切合作,科研人员逾千人。广州海洋实验室集聚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多个单位参与,引进包括16个院士团队的47个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


第三科研成果显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生物岛实验室牵头开展磷酸氯喹等应急科研攻关,研发出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出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国内7家医院及伊拉克、澳门等国家地区推广应用并获省向联合国推荐全球推广;仅用25天完成第一代亚型腺病毒载体的疫苗候选株Ad5-NB2构建及小试生产。


广州海洋实验室围绕海洋能源开发、地质演变、海工装备等领域部署六大专项47个科研项目,参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创造“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进一步推动了“可燃冰”产业化进程。


二是加强培育引导,打造重点实验室链条。

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链条,认真培育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每家20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推动其认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广州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占全省69%)、省级重点实验室241个(占全省61%),市级重点实验室176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同时,广州还建有发改、教育、农业等国家、省有关部门授牌的实验室超过500个,共同组成了基础研发能力强、学科领域覆盖广的高品质实验室体系。

目前,广州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已取得了丰硕、卓越的科研成果: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克复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广东省内高等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发光与显示材料与技术研究、光电子集成器件与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来已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建了世界最大的三向六自由度振动台3联台振试验系统、隔减震装置万吨拉压双剪试验系统,以及国内综合功能最齐全的隔震和消能装置试验系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联合共建的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成功分离第一株在广州感染的新冠病毒毒株,并在患者粪便、尿液样本中分离出活的冠状病毒;牵头成功建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有效缓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中动物模型缺乏的问题。


三是布局建设前沿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短板,广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深海、深地、深空等科技前沿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启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原始创新“源头活水”,抢占深海生态领域、空天往返和临近空间技术领域国际领跑地位,开启极端环境下海洋科考新模式,推动细胞治疗新一代医疗技术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目前,广州正加快推动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三)抓好技术发明,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引领自主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广州面向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体系,一方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合作共建了一批聚焦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面向市场开展研发及成果转化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引导全社会建设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中心,努力攻关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引导支撑区域产业长远发展,努力打造支撑广州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建设多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

广州一直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3个,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研发机构办公科研场地总面积超过55万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3亿元。


第一,大力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技、太赫兹等七大领域,广州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基本都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建设的中科院广州工研院“一院三所”、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等18个平台。近期,广州在对合作共建机构开展“一院一策”专题调研,并到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学习考察,全面总结分析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谋划布局,主动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等多家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及高校对接,合作共建11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第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广州率先在全国探索制定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放宽科技经费使用门槛,赋予创新主体支配财政经费的充分自由,获得了科研人员和团队的高度认可,并引起了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学习强国平台、科技日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了有关新闻。


第三,实施多项政策措施,推动机构高质量发展。对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平台,给予100万元/家的补助奖励,推动各机构提升创新创业水平。通过广州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设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子基金等,引导基金对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放宽至不超过子基金规模的50%。支持企业购买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成果,并按照技术交易额给予补助。


目前,广州的新型研发机构已产出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超过10个,省级奖项15个,相关行业领域重大奖项达到25个。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EMT-MET的细胞命运调控”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该院作为牵头单位的“细胞器及代谢重塑在多能干细胞命运调控中的作用机制”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以技术成果入股形式孵化的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多项牙科类研发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华南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目前已开展疫苗在动物模型的体内评价,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免疫小鼠攻毒保护已完成,下一步将开展恒河猴攻毒保护实验;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百奥泰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等一批机构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工作。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构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公有云的5G云核心网平台和全国第一个通信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平台。广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国物标识平台荣获“2009—2019年物联网十大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成果”奖;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在超导量子计算实验中将全局量子纠缠的量子比特数目推进到20个,实现量子计算领域的重大突破;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联合研制的“黄埔一号”先导技术验证载荷,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在新能源领域,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参与的“高安全长寿命客车动力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参与的“高性能长寿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开发研制”等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应用于物联网传感节点的复合微能源系统”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初创组一等奖。


二是打造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中心。

结合优势产业领域,广州积极引导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大力推动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目前,已建成了1597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广东聚华新型显示研究院牵头的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已通过科技部论证,将整合行业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新型显示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和完善新型显示产业链,打造国家新型显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

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在抓紧筹建中,广州作为该创新中心的本部机构所在地,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这些多领域、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未来具有较强预期的战略性科技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为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形成创新突破,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与升级。


(四)推动产业发展,构建孵化育成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广州紧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始终坚持以推动产业发展为中心,打造高质量双创载体,推进创新企业从集聚发展到集群融合,支撑IAB与NEM产业的稳步发展,同步孕育新兴前沿产业。2019年,新增10家国家级孵化器,增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累计国家级孵化器数量35家。

据火炬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20家国家级孵化器达35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31家市级孵化器49家众创空间213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8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28家,形成以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为引领,省、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主体,覆盖全市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网络。全市在孵企业数量10756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3148家,集聚“国家重大工程入选者”创业人才109名,留学人员1068人、应届大学毕业生16764人,提供就业岗位165126个。

一是重点培育主导产业科技企业,支撑产业发展。

据统计,入孵企业中集聚了7112家电子信息企业,2019年营收达455.16亿元,研究经费支出达83.37亿元,培育了黑格智造、方邦电子、集群车宝等头部企业;集聚了1614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2019年营收达153.01亿元,研究经费支出达29.95亿元,培育了迈普生物、冠昊生物、优莱美等头部企业;集聚了1511家文化创意企业,2019年营收达51.98亿元,研究经费支出达3.53亿元,培育了荔枝FM、梦映动漫、创幻数码科技、星辉游戏等知名企业;集聚了989家先进制造企业,2019年营收达95.92亿元,研究经费支出达10.28亿元,培育了云从科技、极飞科技、小马智行、牧今科技、神拓精工等人工智能企业;集聚了431家新材料、238家现代农业、260家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的创新企业。



图5 入孵企业所属技术领域情况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打造深度垂直领域孵化器。

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专家技术咨询、垂直领域市场、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测试和实验平台等服务,打造深度垂直领域孵化器。全市各类专业孵化器数量达94家,占比约30%,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环保、生态农业、游戏动漫等专业领域,为不同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创业生态。



图6 专业孵化器情况


三是围绕新兴领域,孕育新兴产业。

通过市区联动、提前谋划、优先布局,为孕育新兴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广州城投中关村e谷区块链孵化园和广州蚁米孵化器立足区块链产业,综合“教、创、孵、投”四位一体的闭环模式,通过技术软实力注入、产业资源供给、一对一项目训练和辅导、封闭式特训营、直接投资等强有力的支持,集聚了近百家区块链企业,形成了区块链底层应用开发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成为广州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


来源:市科技局